时间:2023-05-18 00:31:40 | 浏览:436
【高质量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每次听车主向我抱怨充电桩安装难问题,心情都很沉重。”日前,威马创始人、CEO沈晖也在微博上吐槽称,今年威马共交付了4万多台车,但随车附赠的充电桩却有近一半送不出去。微博发布后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截止目前已超过2500条转发及评论。
沈晖的疑惑,同样也是众多新能源车主,特别是老旧小区业主的心声。
在电动化趋势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车主开上了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近300万辆,同比增长1.7倍。在新冠疫情带来的车市整体压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不过卖车容易,买车容易,用车却未必容易。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难开始成为用户的大问题。“买得了车却装不了桩”的现象相当普遍。
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来自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全国仍有超过四成的新能源车主没有在居住小区安装个人充电桩,需要到3公里之外的公共充电桩充电。
私家车外出寻找公共桩充电,到底有多不方便?表面看来,在政策和产业各方的共同推动下,近年中国市场已形成了体量庞大的充电基础设施规模。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09.2万个,同比增长57.1%。过去一年内,我国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3万个。
按照以上规模,即使没有家用桩的用户,似乎也无需为充电感到焦虑。然而理想的丰满背后,是现实的骨感。
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车桩比约为3.05:1,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的指标。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场景分布不均,充电市场同时面临充电排队与充电桩利用率低的矛盾;充电桩整体利用率较低,行业平均利用率仅在3%-5%左右。即便是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的一二线城市中,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在全国25座大型城市中,有22座的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不足10%。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已实现大规模建设,但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现状,充电排队、“僵尸桩”、燃油车占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新能源车主的补能体验。可见,要破解新能源车主的焦虑,仅凭公共充电设施远远不够,小区私人充电桩的刚性需求仍需得到满足。
据统计,拥有私桩的车主,平均每月出行频率是60次;而没有私人充电桩的车主,平均每月出行频率仅为36次。更有车主反映,在外充电等待充电时间漫长,特别是随着冬日气温逐渐降低,让新能源车主的用车体验愈发糟糕。
然而客观现实是,由于广阔的面积和市场规模,中国当前充电基础设施总体仍滞后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而私人充电桩又滞后于公共充电设施。从发达国家市场表现来看,美、日、欧私人充电桩保有量显著大于公共充电桩。而国内两者的比例则接近1:1。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发展充电桩产业,也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体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赛道已形成优势。补能生态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后一公里发展瓶颈,也是驱动销量增长的新引擎。完善充电补能将有利于激发新能源,保持产业优势。反之,充电难的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进一步阻碍。出行端的“双碳”目标更加无从谈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王耀认为,当前配置充电桩仍需区分场景,形成以居民区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换电为补充的充电生态。
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居民小区充电难的局面迟迟无法打开。
近日,观察者网发布了一则“关于新能源汽车小区充电难”的投票,结果反映”小区电网容量不够”、“小区固定车位不够”、“物业不同意”等,是影响社区新能源车充电的最大的几个难题,且在老旧小区中更是相当普遍。
实际上,无论安装公共充电桩还是私人充电桩,积极性最高的除车主本身外,还包括车企和充电服务运营商。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增加销量,当前主要新能源汽车企均提供优惠甚至免费的安装私人充电桩服务。
然而决定私人桩能否落地的根本,还在于政府部门、电网、物业等各方面的申请准入环节。
现状是,多数建成时间在10年以上的小区由于规划较早,并没有考虑到日后新能源车大规模发展及由此带来的充电桩问题。以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最大的北京为例,在北京1.2万个居民小区中,有2700个是老旧小区,户均停车位不足0.5个,且大多数为非固定车位,多达40%的停车位不具备充电桩安装条件。
即使小区具备安装条件,但由于个人私拉电线、电缆属违法违规行为,一般有充电需求的业主都需与物业公司及开发商沟通,由物业公司及开发商协调相关部门统一安装。
不过,老旧小区普遍供电容量不足,而电网公司对其增容改造与充电桩的实际需求并不同步。在实际开销上,物业及开发商往往由于无利可图,导致其推动充电桩安装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包括物业和其他业主对充电桩安全隐患的担忧,更使有需求的业主在申请时困难重重。
好消息是,为解决这一痛点,有关各方对此正在加强行动,切实缓解来自新能源车主的焦虑。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政策规划及引导,充电基础设施也是如此。
早在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便首次提出充电桩建设规划。近年来,包括《“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等中央文件,对充电桩发展也都有规划。
就在不久前的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在《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继续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地方政策层面,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布局充电桩产业。此外,部分省市也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目标。如北京提出到2022年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不少于5万个,广东则是18万个;到2025年,上海计划新建20万个充电桩,湖南则计划届时充电设施保有量超40万个。
具体到各地,许多省市因地制宜地推出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如四川电力采用“统建统营”,在小区业主达成共识后,由电力公司统一建设运营社区充电网络,并通过可调功率的充电桩实现有序充电,提升效率;福建厦门则通过“联网通办”的形式打通建桩全过程,由电力部门处理车主提交的申请,协调各方工作帮助家用充电桩落地,减轻了车主在申请安桩过程中的重重阻力。
就在不久前,北京城市管委会就加强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明确新建小区项目落实充电设施配建比例要求,并对老旧小区补建停车位及充电桩;此外还进一步精简了充电条件确认、用电报装和设施施工建设等流程手续,并将自用充电桩安装时限压缩至不超过10个工作日,缩短办理时限。
当然,要让广大车主满意的补能体验落地,最终仍离不开车企、充电设施服务运营商等产业链各方及社会力量的支持。而在这一共同利益点上,原本看似风马牛不及的行业,如车企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也在不断达成共识,深化彼此合作。
以先前发起相关吐槽的沈晖和威马汽车为例,这家造车新势力不久前刚刚获得来自房地产巨头雅居乐领投的1.52亿美元D2轮融资。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威马和雅居乐将在品牌、销售与服务网络、充电设施布局、汽车金融、供应链金融、售后服务等方面将进行深度合作。
此次合作,对于产业双方而言可谓强强联手:作为新势力中的头部企业,威马汽车已累计交付智能纯电汽车83,624辆,今年1-11月,威马汽车共计销售达3.9万辆,年销量有望突破4万辆,在售车型也主要覆盖15-25万元的最主流区间;而身为地产龙头,雅居乐旗下物业管理服务板块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199个城市,服务项目超过3600个,服务业户超过300万个。
威马汽车在推进汽车销售的同时,对公关充电基础设施领域也早有布局。目前,适用于威马的公共充电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360个城市,并通过自有的“即客行”APP,为用户提供超过43万个公共充电桩服务。
而此番与雅居乐取得合作后,威马将进一步深化家充桩的布局,保障其新建住宅100%配建停车位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规划新建小区的公共充电区域,并多样化混合提供慢充、快充、超级快充等多种柔性补能手段。
由此可见,一旦双方合作开启推动充电设施布局,有望为体量庞大的新能源车主带来更加无虑的充电体验。
从威马与雅居乐的合作案例中也能看出,要彻底解决业主用户的补能焦虑,相关政策措施不仅有待时间的催化而不断完善,更需要产业相关各方相向而行,协力协作。由于充电行业具有高投资、慢回报的特点,因而站在行业角度,体量较大、资金充裕的新能源车企更有可能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
而威马等行业头部企业则以实际行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由此形成示范效应,也无疑将对推动充电布局加速向好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新能源车主终将迎来比燃油车更好的驾乘、维保和补能体验。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于中国能源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许继电气(000400)05月1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贵公司属不属于新基建新能源储能公司呢许继电气董秘:您好!公司在储能方面主要提供PCS、EMS、BMS和储能预制舱等产品,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与新能源相关。感谢
证通电子(002197)05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你好,请问公司是否有开展智能充电桩相关的业务?证通电子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自助科技事业部具备研发、生产充电桩的能力,曾参与了深圳地区部分充电桩设备
召开碰头会,敲定施工方案、明确时间进度表。红网时刻张家界5月16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李文定)5月15日,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宏带队深入施家落小区,就加快推进住宅小区电动二轮车(摩托车)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进行现场调度,议定实施方案和工作
今天的行业风口,我们来聚焦充电桩。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机构预计,2023年将是充电桩销量高增之年。近期,市场上充电桩概念反复活跃,今天早盘,充电桩概念再次冲高,达志科技
每经记者:张怀水 “提了不到一个月的特斯拉用云快充充电几分钟,充电桩就冒烟了,导致车辆受损。”家住重庆市开州区的刘女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描述当时的经历时仍然心有余悸。4月4日晚8点45分,刘女士在重庆开州区木桥湾充电站充电。插上充电枪8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明俊、唐卓雅、舒涵新能源汽车销量火爆,充电问题随之而来。英大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估算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电费市场规模约141.3亿元,服务费市场规模高达17亿-34亿元。假设电价不发生巨大变化,到2025年市场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可谓是红火异常,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一个产业风口要来了,这就是充电桩产业,最近有不少媒体都报道了充电桩产业有千亿可能,这让人不禁想问新能源大潮下充电桩真是好生意吗?一、千亿充电桩产业?据报道,今年以来,伴随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持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曾朵红、谢哲栋)1. 充电桩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石设施充电桩的分类及原理充电桩可以类比加油站,是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的重要来源,也是纯电汽车能源供给的唯一来 源。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对充电的
大家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充电桩也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之中,那你对充电桩有多少了解呢?充电桩有四种分类:1,以安装条件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立式充电桩和壁挂式充电桩立式充电桩无需靠墙,适用于户外停车位和小区停车位;而壁挂式充电桩必须依靠墙体固
重播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周天乐、石岩、赵文通)1. 投资分析新能源汽车高景加剧补能不足问题,中美欧推出政策加速充电桩建设。 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520 万辆,同比增长 53.3%,而充电桩 建设节奏则慢于新能源汽车
国内充电桩保有量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4月底,国内公共桩保有量达到202.5万台,同比+52.03%,环比+3.42%;同期国内随车配建私人桩保有量达到406.7万台,同比+104.17%,环比+4.71%。从月度趋势看,国内公共桩及私人
迦南智能(300880)05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公司生产的充电桩产品最高支持多少电压?迦南智能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新建的充电桩生产线可以满足各类交直流充电桩的生产要求和技术条件,
(报告出品方:华金证券)充电桩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充电桩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模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通过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实现补能。按照不同充电技术分类,充电桩可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直流充电桩,俗称“快充”,可以提供足够功率,实现快充要求。交
(报告出品方/作者:英大证券,郑罡)一、市场和政策共同驱动充电桩产业发展1.1、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浪潮已然来临电动汽车发展步入高速增长阶段。EVTank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0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102.4%,全球汽